在实验室日常科研中,水质的纯净度直接决定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。很多科研人员在关注纯水机设备时,往往忽略了一个核心问题:耗材的选择与更换周期。
事实上,超纯水系统的稳定性,60% 取决于主机,40% 则取决于耗材。其中,最关键的耗材就是 纯化柱(Purification Cartridge)。
一个典型的实验室超纯水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类耗材:
预处理滤芯
功能:去除大颗粒杂质、悬浮物、铁锈等。
影响:保护后端纯化柱,延长寿命。
纯化柱(离子交换树脂、活性炭等)
功能:去除水中的离子、有机物、氧化剂。
影响:决定水的电阻率、电导率和 TOC 水平,是核心耗材。
终端滤器 / 超滤膜
功能:去除细菌、内毒素、RNase/DNase。
影响:对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培养尤其重要。
紫外灯(UV 灯)
功能:分解有机物,抑制微生物生长。
影响:保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。
其中,纯化柱 作为“主力军”,几乎决定了出水是否能达到 18.2 MΩ·cm 的超纯水标准。
很多实验室人员会遇到这样的疑问:纯化柱什么时候该换?是否可以延长使用?以下是几个判断依据:
电阻率下降:若系统出水低于 18.2 MΩ·cm,说明离子交换树脂逐渐饱和。
TOC 升高:总有机碳含量 > 5 ppb,说明活性炭吸附能力下降。
水质报警:纯水机系统一般会实时监测水质,报警即意味着耗材需要更换。
使用周期:即使水质暂时达标,耗材也存在“隐形老化”,建议按照厂商周期更换。
以 Sartorius(赛多利斯)的 Arium® Scientific 纯化柱 为例,它是目前实验室超纯水领域的高端耗材,具有以下优势:
三重净化技术
高效活性炭:去除有机物和氧化剂
催化剂:增强有害物质分解效率
混合床离子交换树脂:实现高电阻率(18.2 MΩ·cm)
超低 TOC 水平
纯化后水的 TOC ≤ 5 ppb,可满足高灵敏度 HPLC、LC-MS 分析。
适配多种机型
专为 Arium Mini、Mini Essential、Mini Plus 等系列设计,安装简便。
支持生命科学研究
配合终端超滤器,内毒素水平 < 0.001 EU/mL,适合细胞培养、分子生物学实验。
分析化学实验室:科研人员使用 Arium® 纯化柱为 ICP-MS 提供背景噪声极低的超纯水,提高痕量元素分析的灵敏度。
分子生物学实验室:PCR 试剂和缓冲液均采用经过纯化柱处理的水,有效避免 RNase 污染。
细胞培养中心:配合超滤膜,确保细胞生长环境的内毒素含量极低,保证实验可重复性。
定期检测出水电阻率与 TOC,及时更换纯化柱。
避免在高温 (>50 °C) 或超压 (>6 bar) 条件下运行。
在对微生物控制要求高的实验(如细胞培养)中,建议搭配 UV 灯与终端超滤器。
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,避免灰尘或细菌进入水系统。
在实验室日常运行中,纯化柱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水质与实验结果。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高性能的纯化耗材,Arium® Scientific 纯化柱 无疑是可靠选择。
它不仅能满足 分析化学的高精度要求,也能为 分子生物学与细胞培养 提供安全保障,是科研人员值得信赖的伙伴。